◆本报记者吕望舒
今年夏天,热浪频繁侵袭,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具有极端性强、日数多、面积大、时间长、最低气温高等特点。截至8月4日,中央气象台更是陆续在第22天发布高温预警。
是什么导致今年夏天如此炎热?
从气候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风险加剧,是今年高温热浪异常的大背景。全球气温上升速度呈现不对称性,今年夏天的酷暑呈现出北方升温速率高于南方和最低温度的上升速率高于最高温度的上升速率两个特点。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虽然今年我国的高温日数是1961年以来的第三位,但最低温度却是1961年以来最高的,最低温度高意味着夜间温度不返凉,加重了炎热程度。
同时,今年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呈现出先南后北的特点,也导致了近期北方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呈现出高温、潮湿等特点,让人体感非常不适。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艾婉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入夏以来,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极地冷空气很弱,向南扩展的活动就弱。2018年4月拉尼娜事件结束后海温上升很快,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位置异常偏北,平均强度超过常年同期1倍以上。同时,副高南侧不断有台风生成,有助于副高向北移动,我国华北和东北刚好受副高的控制,出现高温天气,尤其10号台风“安比”影响过后,东北地区气温迅速升高。极端天气给人类健康、农业、生态系统等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而夏季极端高温天气也不仅仅会发生在今年。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未来我国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出现概率会大大增加,到2025年左右至少有50%的夏季可能出现长时间的高温热浪过程。到本世纪末,在最坏的可能性下,我国极端高温热浪事件的频率将比现在高出5倍。
不仅如此,一项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项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气候变化和农业灌溉等因素,“中国北方平原”将成为热浪集聚的中心,可能会在本世纪末突破宜居边界。研究里提及的“中国北方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范围高度重叠,涵盖了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等地。
记者分析到,这项研究测定该阈值所使用的标准是热力学湿球温度。研究指出,华北平原采取的大规模灌溉农业模式往往会降低空气温度,但同时也会使得水分蒸发量增加,从而使体感高温变得更加强烈,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一些业内专家也对此项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专家指出,虽然此项研究具有一定可能性,但也只是指出未来的一种开展趋势。
冰岛雷克雅未克大学、冰岛气象局博士杨澍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减缓,二是适应。“一方面是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另一方面是逐渐改变户外工作的环境,逐步适应高温条件,例如提高机械化农耕比率,减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模式。”杨澍说。
国家气候中心也指出,面对未来,随着人口和财富的增加,夏季高温事件频发将加剧高温风险,会给人类健康、农业系统、能源系统等带来更高的风险和挑战。他们建议要加强高温影响综合评估工作,深入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加剧给全社会带来的风险;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提高全社会抗御和防范极端高温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持续促进经济转型,开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全球气候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
生态环境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行知科技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华鲁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聊城环保局
菏泽环保局
滨州环保局
德州环保局
临沂环保局
莱芜环保局
日照环保局
威海环保局
泰安环保局
济宁环保局
潍坊环保局
烟台环保局
东营环保局
枣庄环保局
淄博环保局
青岛环保局
济南环保局
四川省环科院
黑龙江环科院
新疆环科院
山西环保局
陕西环保局
吉林省环科院
辽宁省环科院
海南环保局
贵州省环科院
云南省环科院
广西环保局
广东环保局
河北环科院
湖北省环科院
浙江省环科院
甘肃环保局
福建省环科院
重庆市环科院
上海市环科院
北京市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香港环保署
美国环保署
日本环境保护局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